共 330 小节 已有 6959 人学过 2025.3.18 推出
2025年初级经济法基础是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必考科目,考试时长75分钟 ,题型有单选、多选、判断、不定项选择。课程内容共8章,涵盖法律基础、会计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,各类税法以及税收征管、劳动合同和社保法律制度。像第四章的增值税、消费税,第五章的企业所得税、个人所得税是重中之重,常出现在不定项选择题中。今年大纲有细微调整,部分内容删除,能力要求也有变化。这门课知识点多,记忆量较大,但只要搭建好知识框架,配合案例与习题,多归纳总结,通过考试不是难事。
- 第一章:2025初级经济法基础教程--总论
1-1 前言
1-2 法和法律
1-3 法的分类
1-4 我国法的主要渊源
1-5 法的效力范围
1-6 法的效力冲突及其解决方式
1-7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
1-8 法律关系
1-9 法律事实
1-10 法律事实习题和第一节总结
1-11 法律主体1-自然人和法人制度概述
1-12 法律主体2-营利法人、非营利法人、特别法人
1-13 法律主体3-非法人组织、国家和习题
1-14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
1-15 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和习题
1-16 法律责任的概念和分类
1-17 法律责任的相关习题和总结
- 第二章:会计法律制度
2-1 会计法律制度概述
2-2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
2-3 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、会计年度、记账本位币和原始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
2-4 记账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及相关习题和会计凭证保管
2-5 会计账簿
2-6 财务会计报告
2-7 账务核对和财产清查
2-8 会计档案的概念和归档
2-9 会计档案的移交、利用和保管期限
2-10 会计档案的鉴定、销毁和特殊情况的处置
2-11 不定项选择题(会计档案管理)
2-12 单位内部监督
2-13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
2-14 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
2-15 会计核算和监督考点总结
2-16 会计机构和代理记账
2-17 对代理记账机构和人员的管理
2-18 会计岗位设置
2-19 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和会计工作的禁入规定
2-20 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
2-21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总会计师
2-22 会计工作交接
2-23 不定项选择题(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)
2-24 会计法律责任1
2-25 会计法律责任2
2-26 不定项选择题(会计法律责任)
- 第三章:支付结算法律制度
3-1 章节结构和支付结算工具
3-2 支付结算的要求
3-3 习题
3-4 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和种类
3-5 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
3-6 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和撤销
3-7 基本存款账户
3-8 一般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
3-9 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
3-10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
3-11 总结习题和异地银行结算账户
3-12 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
3-13 不定项选择题(个人银行结算账户)
3-14 票据概念种类和当事人
3-15 票据行为-出票
3-16 票据行为-背书1
3-17 票据行为-背书2
3-18 票据行为-承兑
3-19 票据行为-保证
3-20 票据权利的分类和取得
3-21 票据权利的行使、保全和挂失止付
3-22 公示催告和普通诉讼
3-23 票据权利时效
3-24 票据责任
3-25 票据追索
3-26 银行汇票
3-27 银行汇票习题
3-28 不定项选择题(银行汇票)
3-29 商业汇票1
3-30 商业汇票2
3-31 商业汇票3
3-32 不定项选择题(商业汇票)
3-33 银行本票
3-34 支票
3-35 不定项选择题(支票)和票据时间总结
3-36 其他结算方式-汇兑
3-37 其他结算方式-委托收款
3-38 银行卡的概念和分类
3-39 银行卡账户和交易
3-40 银行卡计息与收费
3-41 银行卡收单1
3-42 银行卡收单2和习题
3-43 网上银行
3-44 条码支付
3-45 网络支付
3-46 预付卡
3-47 不定项选择题(预付卡)
3-48 支付结算纪律与法律责任
- 第四章:税法概述及货物和劳务税法律制度
4-1 考点介绍和税收法律关系
4-2 税法要素概括
4-3 现行税种与征收机关
4-4 增值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
4-5 增值税征税范围1
4-6 增值税征税范围2
4-7 增值税征税范围3
4-8 增值税征税范围习题
4-9 非经营活动和境内销售行为的界定
4-10 视同销售
4-11 混合销售和兼营
4-12 不征收增值税项目
4-13 增值税税率
4-14 征收率1-一般规定
4-15 征收率2-适用3%情形
4-16 征收率3-适用5%情形
4-17 一般计税方法下销售额的确定
4-18 特殊销售方式下销售额的确定
4-19 包装物押金销售额的确定
4-20 “营改增”行业销售额的确定
4-21 销售额的特殊规定和外币销售额的折算
4-22 进项税额的确定1
4-23 进项税额的确定2
4-24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
4-25 进项税额的特殊规定
4-26 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思路和公式
4-27 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习题
4-28 不定项选择题-增值税1
4-29 不定项选择题-增值税2
4-30 不定项选择题-增值税3
4-31 不定项选择题-增值税4
4-32 增值税税收优惠1
4-33 增值税税收优惠2
4-34 增值税税收优惠3
4-35 增值税税收优惠4
4-36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地点
4-37 纳税期限和相关习题
4-38 不定项选择题(增值税相关)
4-39 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
4-40 数电票和增值税出口退税制度
4-41 消费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-生产应税消费品
4-42 征税范围-委托加工、进口、零售应税消费品
4-43 征税范围-批发应税消费品和习题
4-44 消费税的税目1
4-45 消费税的税目2
4-46 消费税的相关习题1
4-47 消费税的相关习题2
4-48 消费税的相关习题3
4-49 从价计征销售额的确定
4-50 从量计税和复合计征的确定
4-51 特殊情形下销售额和销售数量的确定
4-52 相关习题
4-53 应纳税额和组价的计算
4-54 习题1
4-55 习题2
4-56 已纳消费税的扣除
4-57 习题
4-58 不定项选择题(消费税)
4-59 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
4-60 消费税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
4-61 不定项选择题(消费税)
4-62 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
4-63 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习题
4-64 车辆购置税相关规定1
4-65 车辆购置税相关规定2和习题
4-66 关税纳税人、课税对象、税率
4-67 关税计税依据
4-68 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、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
- 第五章:所得税法律制度
5-1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
5-2 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
5-3 所得来源地的确定和税率
5-4 收入总额的定义和形式
5-5 收入的类别以及一般收入的确认
5-6 收入确认的时间
5-7 收入总额相关习题
5-8 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
5-9 税前扣除项目
5-10 税前扣除标准1-工资薪金、三项经费、社会保险费
5-11 习题
5-12 税前扣除标准2-借款费用和利息费用
5-13 税前扣除标准3-汇兑损失和公益性捐赠
5-14 税前扣除标准4-业务招待费、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
5-15 税前扣除标准5-其他
5-16 不得税前扣除项目
5-17 亏损弥补和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
5-18 不定项选择题1(企业所得税)
5-19 不定项选择题2(企业所得税)
5-20 资产的税务处理-固定资产1
5-21 资产的税务处理-固定资产2
5-22 资产的税务处理-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无形资产
5-23 资产的税务处理-其他资产
5-24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
5-25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1
5-26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2
5-27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3
5-28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4
5-29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5
5-30 习题1
5-31 习题2-教材例题
5-32 不定项选择题3
5-33 不定项选择题4(企业所得税)
5-34 企业所得税特别纳税调整
5-35 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
5-36 不定项选择题5(企业所得税)
5-37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纳税义务
5-38 习题和所得来源地的确定
5-39 综合所得项目
5-40 综合所得相关习题
5-41 分项所得项目
5-42 分项所得项目相关习题
5-43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的确定
5-44 专项附加扣除1
5-45 专项附加扣除2
5-46 非居民个人和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
5-47 个体工商户不得扣除支出和业主及从业人员相关支出的扣除
5-48 个体工商户的其他扣除和习题
5-49 其他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和相关规定
5-50 其他分项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
5-51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
5-52 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计算思路
5-53 预扣预缴(工资薪金)税额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习题
5-54 预扣预缴(其他所得)税额的计算
5-55 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
5-56 非居民个人和其他应纳税额的计算
5-57 习题和总结
5-58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特殊规定1
5-59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特殊规定2
5-60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特殊规定3
5-61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特殊规定4
5-62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特殊规定5
5-63 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1
5-64 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2
5-65 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3(习题)
5-66 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
5-67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期限
5-68 不定项选择题(个人所得税)
- 第五章:所得税法律制度
6-1 考点介绍
6-2 房产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
6-3 房产税税率、计税依据、应纳税额
6-4 房产税相关习题
6-5 房产税税收优惠
6-6 房产税征收管理
6-7 契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
6-8 契税税率和计税依据
6-9 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
6-10 契税的税收优惠
6-11 契税的征收管理
6-12 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
6-13 土地增值税纳税人和征税范围相关习题
6-14 土地增值税税率和计税依据1
6-15 土地增值税计税依据2
6-16 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
6-17 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2
6-18 土地增值税的税收优惠
6-19 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
6-20 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和征税范围
6-21 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、计税依据、应纳税额的计算
6-22 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优惠1
6-23 城镇土地使用税相关习题
6-24 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
6-25 耕地占用税纳税人、征税范围、税率和应纳税额
6-26 耕地占用税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
6-27 车船税纳税人、征税范围和税目
6-28 车船税税率、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
6-29 车船税税收优惠
6-30 车船税征收管理
6-31 资源税纳税人、征税范围和税目
6-32 资源税税率和计税依据
6-33 资源税应纳税额
6-34 资源税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
6-35 环境保护税纳税人、征税范围和税率
6-36 环境保护税计税依据、应纳税额、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
6-37 印花税纳税人和征税范围1
6-38 印花税征税范围2和税率
6-39 印花税计税依据
6-40 印花税应纳税额和税收优惠1
6-41 印花税税收优惠2和征收管理
- 第七章:税收征管法律制度
7-1 考点介绍和征管法的适用范围及适用对象
7-2 税收征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
7-3 税务登记管理1
7-4 税务登记管理2
7-5 账簿和凭证管理
7-6 发票管理
7-7 纳税申报管理
7-8 税款征收方式
7-9 应纳税额的核定、调整和缴纳
7-10 税款征收的保障措施1
7-11 税款征收的保障措施2
7-12 税款征收的保障措施3
7-13 税款征收的其他规定
7-14 税务检查中的职权、职责和义务
7-15 纳税信用管理和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
7-16 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信息公布管理
7-17 税务行政复议范围
7-18 税务行政复议管辖、申请和受理
7-19 税务行政复议审理和决定
7-20 违反税务管理规定的法律责任和首违不罚
7-21 其他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
- 第八章: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
8-1 考点介绍和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
8-2 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和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
8-3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-书面形式
8-4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-口头形式
8-5 劳动合同的效力
8-6 劳动合同期限
8-7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
8-8 习题
8-9 劳动报酬1
8-10 劳动报酬2
8-11 试用期
8-12 服务期
8-13 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限制
8-14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
8-15 劳动合同的解除1
8-16 劳动合同的解除2
8-17 习题
8-18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
8-19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限制性规定
8-20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经济补偿
8-21 习题
8-22 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法律后果及双方义务
8-23 集体合同和劳务派遣
8-24 劳动争议及解决方法
8-25 劳动调整和劳动仲裁1
8-26 劳动仲裁2
8-27 劳动仲裁3
8-28 劳动诉讼
8-29 不定项选择题(劳动合同法律制度)
8-30 基本养老保险1
8-31 基本养老保险2
8-32 基本医疗保险1
8-33 基本医疗保险2
8-34 基本医疗保险3
8-35 工伤保险1
8-36 工伤保险2
8-37 工伤保险3
8-38 习题
8-39 失业保险1
8-40 失业保险2
8-41 社会保险经办、社保费征缴与管理和相关的法律责任
2025年初级经济法基础是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必考科目,考试时长75分钟 ,题型有单选、多选、判断、不定项选择。课程内容共8章,涵盖法律基础、会计与支付结算法律制度,各类税法以及税收征管、劳动合同和社保法律制度。像第四章的增值税、消费税,第五章的企业所得税、个人所得税是重中之重,常出现在不定项选择题中。今年大纲有细微调整,部分内容删除,能力要求也有变化。这门课知识点多,记忆量较大,但只要搭建好知识框架,配合案例与习题,多归纳总结,通过考试不是难事。